首页

圣水小刚

时间:2025-05-24 18:50:06 作者:河南多座水库向沿黄地区补水13.72亿立方米 浏览量:79732

  “双11”即将到来,希望你不要再为这个问题烦心——

  优惠券用不了,网店该赔吗

  “双11”即将到来,你是否已经在各电商平台及网店领取各种电子优惠券,准备“血拼”一把?记者注意到,电子优惠券在带来方便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纠纷乃至诉讼。近日,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这类纠纷案件,判决电商赔偿因操作失误致使买家无法使用优惠券的损失近600元。那么,从法律角度应该如何看待电子消费券的使用问题,商家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商家失误致优惠无法使用,被判赔偿损失

  李某从某公司的网购平台购买了一台抽油烟机,商品原价698元。李某通过使用促销立减、平台优惠、优惠券、红包、支付有礼等,共优惠减免599.4元,最终实际支付98.6元购得该抽油烟机。但在收到货后,李某发现该机器存在质量问题,便联系客服并申请换货处理,将原商品退回。

  没想到,由于客服操作失误,直接进行了退货退款处理。这样一来,李某使用的电子红包、优惠券等均无法退回,因此认为此举造成其个人财产的损失,无法以同等价格重新购买,于是将对方诉至顺德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案为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李某在该公司网店购买价值698元的抽油烟机,因为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换货处理,但公司直接作退货退款处理,造成其在活动期间的优惠无法继续使用,不能再以98.6元的价格购买同款商品,公司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据此,顺德法院判决被告公司向原告李某支付赔偿款599.4元。

  该案法官表示,该案中商家存在违约行为,法院将消费者无法再使用的虚拟资产认定为损失赔偿额,能够有效引导电子商务经营者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平台与商家理解有分歧,竟殃及消费者

  随着各种类型电子优惠券的广泛使用,由此带来的纠纷也不少见。有时候,电商平台和商家间对于电子优惠券使用的理解分歧,会殃及消费者。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起案例中,王某在网店购买了一对原价1276元的耳钉,她使用“满999减888”优惠券及其他优惠后,实际支付338.7元。5天后,该网店以活动价格标错为由,不同意发货,并提出给予5元补偿。王某拒绝后,将该网店告上法庭,要求支付三倍赔偿3828元,正常履约。

  该网店提出反诉,称因电商平台的过错导致其失误发出了要约,由此与消费者之间成立的买卖合同属可撤销合同。因此,公司请求法院撤销该合同。

  该网店与电商平台客服聊天记录显示,平台纠纷处理专员在处理部分订单纠纷时答复购买者,订单因商家页面参数设置错误原因,判定为商家责任。

  法院认为,王某作为消费者,在交易中并没有过失或过错,之所以实际仅支付338.7元,系使用优惠券等各项优惠,不属于商家标价错误而形成的重大误解。原因为该网店与电商平台间就促销活动规则的理解产生分歧。商家在自身有过错下滥用重大误解主张撤销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一审法院判决被告网店履行交付耳钉义务。后二审双方调解结案。

  >>律师说法 如未按照约定抵扣,商家应承担违约责任

  近年来,每到“6·18”“双11”等特殊的时间节点,各电商平台都会竞相开展大型促销活动,其中少不了电子优惠券、红包等。而面对相关的各种纠纷乃至诉讼,从法律角度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电子消费券的使用问题呢?

  “商家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江苏大名大律师事务所的冯斐律师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商家通过互联网发布的商品信息符合要约条件,消费者选择商品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电子优惠券的使用亦属于合同条款。如果结算时优惠没有按照约定抵扣,商家则应当因未按约定履行合同而承担违约责任。

  她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曾在第七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上介绍过一则相关案例,该案的裁判要旨为经营者在网页宣传中对电子优惠券设置兑换时限、使用规则、限制条件或指定内容等重要信息,未向消费者如实告知的,需承担未履行真实、全面告知消费者商品信息的责任。无法确定电子优惠券价值的,应按照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角度确定赔付金额。

  冯斐表示,商家对于电子优惠券应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附着在优惠券上的具体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扬子晚报)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中芬树立了国与国平等交往的典范

罕见病最突出的特点是无药可用,相关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关于罕见病药物开发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撬动药企研发罕见病药物积极性等话题引发讨论。

福建省宁德市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春泉接受审查调查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越南被认为是受惠“中国+1”较早、获益也较大的国家。中国第一波制造业外迁潮是纺织业和家具制造业,越南是主要承接国。自2005年起,中国一直都是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份额最大的国家,然而自美国2018年挑起对华贸易战后,包括一些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服装企业开始在越南设立生产线,迅速提升了该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能力和竞争力。目前,越南最大的服装和纺织品进口国是美国。2022年越南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高达440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占50%以上。2020年,越南还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家具出口国。紧接着是一些大型电子企业也从中国外迁到越南。据越南媒体报道,韩国某企业过去曾在中国投资近百个生产和销售企业、多家研究所和70多个办事处,雇员近18万人。但近10年来,该企业转向越南,并打算在当地建起东南亚最大的研发中心,为超过1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

海军“破浪”号风帆训练舰组织远海实习训练并执行出访任务

据其进一步解释,因为东莞行政架构比较特殊,该市不设区县,当地根据实际和工作需要设有经发局这个部门,但这个副局长是没有级别的,接下来她还是一级科员,只是把她放在重要的岗位锻炼,希望大家不要误解。

各地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热气腾腾”

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欣告诉记者:“我今天几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能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内心感受到更加温暖。”

检方分别对周军、韩云平、李超、汤祚国、郑子记决定逮捕

据悉,政府部门希望通过培训班进一步规范陪诊行为、积极回应老年人就医陪诊的急难愁盼需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推动医养康养紧密结合,更好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作用,引导上海陪诊服务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